首页
首页 > 快讯 > > 详情

为什么人与人交往不爱听实话?是什么原因?

2023-08-18 06:19:20来源:乐达源心理

在心理学理论上,曾经有一个很著名的理论,叫“认知失调”,是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来的。他指出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认知以及想法上的缺陷,与他人交往中会运用大量的合理化行为来掩饰自己的问题。


(资料图片)

即使知道自己错误了,也不会愿意改变,哪怕这个过程会让他付出代价也毫不在乎。

例如熬夜,有的人很喜欢通宵,每天睡觉不超过3个小时,总是会大半夜地玩游戏导致睡眠不足。身边亲朋好友见了以后很担心对方身体,劝他说你不要再熬夜玩游戏了,长期做会出事的,万一到时身体坏了怎么办?

他听了以后哈哈大笑,说没事的,我还很年轻,身强力壮,熬夜不会死人,多玩一会也开心。

过不了两个月,忽然就传出噩耗,脑溢血突发去世,身边的人无不为之感到心痛,也为他的离开而感到惋惜。

像这种情况,就是非常典型的“认知失调”过程,也是很多人身上会犯的一个毛病。有人关心你,跟你说实话不愿意听,非得出了大事才后悔莫及。

说到这,有些人就会感到好奇了,内心会有个疑问,为什么人们总是不愿意听实话呢?别人的关心是对的啊,也有逻辑道理,为什么他们就不愿意听别人的话而进行改变?

这里就会涉及一个概念,自我同一性。所谓自我同一性,指的是人们能够尝试着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特点结合起来,形成一个自己决定协调一致不同于他人的自我状态。简单点来说,就是能够实事求是,辩证地去看待问题,虚心采纳别人意见以后也能坚持自我感受。

这一点别看很简单,其实要做到是很不容易的,它需要人建立在稳定人格以及良好的心理特征层面。

就像刚才熬夜的那个例子,如果你是一个自我意识很强,善于辩证看待问题的人,你会如何去做呢?此时你可能就会有这样的态度:

嗯,他说的话很有道理,是为我好,我也觉得这样熬夜下去不对,不应该这么做了。还是适当地早一点睡吧,之前3点睡,目前计划安排在12点睡就好了,坚持一段时间看看,努力调整改变,把睡眠时间改变过来。

以上思维就是自我同一性做得不错的表现,价值观、理念以及行为都做到了有效统一,也有意志力去面对这个困扰。

相反,要是这方面能力比较差,他会怎么做呢?通常就是“无所谓”,打从内心不认同别人的观点。性格好的可能还是一笑而过,要是极端地,或许也会有偏执、仇恨的念头。你是不是看不起我,觉得想早点让我死才这么说?

不仅不会反省,反而还会把过错推给别人,人格、心理状态上出现了扭曲的状态。

由此可见,一个人喜不喜欢听实话,善于听取别人意见,也可以看出他们人格的完善程度。如果一个人较为自恋,人格上存在自恋的特征,并且较为偏执,那么他们是不会听取别人意见的;除非他们遭遇毁灭性的打击和挫折,否则会很难发自内心去反省自身的错误行为。

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人际关系需要有边界感的原因,要强调这个层面,就是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是心智化健全以及稳定的状态。当人心理层面不太稳定时,去跟他说实话,往往会遭遇不太好的结局,不受待见甚至报复。

不同的心理特征,造就了这方面的差异。

标签:

上一篇:生普和熟普有什么区别 生普与熟普的区别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资源

课程

VTECH HOLDINGS(00303.HK)将于12月15日派中期股息每股0.17美元_焦点速读